《南京日报》/20080919
南京楼市即将迎来期盼已久的重大利好。记者从多方渠道得知,自全国楼市呈低迷之势以来,市政府就一直在深入调研相关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并就调研结果多方征集意见、建议。“据我的观察,近期一揽子涉及商品房契税、房贷利率及二手房上市交易等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政策将出台施行”,昨天,一位长期跟踪市场及政策动向的资深房地产分析人士向记者肯定地判断。
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非常需要政策指引的程度。这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需要政策指引,并不代表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下行的质的变化,指引的作用关键在于激发市场买与卖双方的信心。目前浓厚的观望气氛并不是因为需求没有了,消失了,而是需求受到了抑制。抑制的原因是信心没了。这种信心的考验对于卖方也是一样。
“三季度我市楼市成交量萎缩得更厉害,一半以上,我判断,是到了该调整政策的关口”,该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政策调整一定是和激活交易有关的。西安出台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南京很有借鉴意义。在政策面和市场面的双重压力下,南京相关政策将有所调整。比如调低普通商品房契税,针对南京的具体情况,根据面积或容积率等硬性指标来控制实施范围,而不宜以商品房单价或精装修标准等不可操作性标准,调整先行的“一房一价”政策等。
该人士还认为,对于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调整,由于涉及面广、程序复杂,很可能不会立即出台相应举措。但作为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方面,也应从顺应形势和自身管理的要求出发,出台相应措施,只是时间不会这么快。
据记者昨天下午的了解,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以保持南京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短评: 楼市“维稳”需多管齐下
面对长期以来的低迷状况,一些城市先后出台了一些意在激活楼市的政策。正当华尔街风暴旋即刮起并迅速引起金融海啸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立即作出反应,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管一些地方的“暖市”政策受到怎样的质疑,也不管“双率”下调发出怎样的信号,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购房者的压力。
“维稳”是当前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楼市长期低迷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政府此时出手应该说是有必要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楼市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期的低迷,主要还是由于当初房价涨幅过高,进而引起大批购房人观望造成的。政府的财政补贴等方式,仅仅是让购房者的压力得到了些许的减轻,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
因此,这一轮的楼市“维稳”,政府出手激励购房固然重要,在其他方面也必须有所作为。首先,政府要切实监管好房地产市场,并不折不扣地完成住房保障计划;其次,开发商在定价的时候,不能头脑发热,必须理性定价;再次,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也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好楼市中的各方主体。
阅读:
4955
次
2008/9/22 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