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房地产动态 > 动态详情

上海:“楼宇经济”红火 一幢楼月创税上亿元





许群 高路 陶维洲/新华网/20081013


    “一幢楼,一个月的税收超过一亿元。”这样的“亿元楼”上海有50幢,而其中的12幢集中在仅有7.54平方公里的卢湾区内。即便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当下,上海的“楼宇经济”依然火暴。

    “我们的‘企业天地’(楼名)预计今年的税收将达到17亿元,比去年增加3亿元。” 上海市卢湾区招商办公室主任陈昌鸣说,近年来,卢湾区通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有效地推动了区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在卢湾区境内的淮海路两侧,中环广场、企业天地、新世界广场等商务楼宇连成一片,每天成千上万的商务精英和白领在这里创造着惊人的价值。据陈昌鸣介绍,淮海路共有商务楼宇23幢,上缴的税收占到了卢湾区税收总额的50%,从2002年到现在,淮海路的楼宇没有增加一栋,但税收却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12幢‘亿元楼’都在这里”。

    在集聚着巨大财富和人气的商务楼周边,商场、餐饮等服务业作为楼宇的配套也变得愈发兴旺起来。本来就是上海最有名商业街区之一的淮海路,在“楼宇经济”的带动下人气更旺、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现在淮海路周边已经有了世界各地风味的餐厅,适合高端人才的休闲、购物场所比比皆是。”陈昌鸣说,“楼宇经济”就是卢湾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载体,楼宇越兴旺,服务业就越发达;而服务业越完善,对引进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就越有吸引力。据了解,目前卢湾区已经引进了58家企业总部,麦当劳、星巴克、屈臣氏等企业中国总部都设在这里。

    上海的“楼宇经济”何以火暴?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商业配套等优势,还在于选择优质开发商进行楼宇开发,引进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并在楼宇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功能的完善。与硬件同样重要的是软件,政府主动服务,打造软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经常组织多种楼宇互动活动,比如卢湾区每月举行一次例会,包括开现场会、专题会、交流会、互动联欢会等,还举办医疗咨询进楼宇、体育活动进楼宇、婚姻介绍进楼宇、法律服务进楼宇等活动,在提供服务中拉近企业和政府的距离。

    陈昌鸣介绍,为了解决大量白领的吃饭问题,卢湾区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白领吃饭方案。政府给一些小饭店提供小额无息或低息贷款,鼓励其购买环保厨具,为白领服务;楼宇中兴办食堂,提供咖啡机、微波炉等设备供企业员工使用;利用企业自身的冰箱、微波炉等设备,鼓励员工带饭。此外,卢湾区还在生活环境和设施上下功夫,打造酒吧街,改造石库门,吸引高级的外国人才入住。


阅读: 5047 次     2008/10/13 10:05:00



近期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