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欣 穗房宣/《南方日报》/20080925
在广东增城市石滩镇郑田村,钩机、铲车的轰鸣声响起,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型厂房轰然倒塌,这个非法建设的化肥厂被夷为平地。
像这样的违法用地刚性执法行动,在羊城渐成燎原之势。
目前,广州市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已进入检查验收阶段。从本月17日起,国土资源部检查组对广州市的违法用地整改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
广州这场土地执法风暴力度史无前例,三个月内拆除违法用地上的建筑物176.4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3年的房地产建筑量。广州整改违法用地的雷厉风行与卓著成效,获得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肯定。
刚性执法,加上共同责任制,这片要做全省“首善之区”的炽热土地,现在正在探索违法用地治标治本的良方,寻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更高效的发展道路。
成效篇: 违法用地由乱而治羊城漂亮转身
在第八次卫星照片土地执法检查中,违法用地的难题再次摆在广州城面前。
相比第七次检查,这次发现的违法用地总量减少了5.2平方公里。然而,全市违法用地总量仍相当大,翻开地图,12个区、县级市中有11个扣上违法用地的帽子。
基层反映,广州是少数几个做到全时段、全区域核查的城市,客观上也造成了违法用地发现总量比其他城市大。
广州的主政者心里清楚,违法用地是粗放发展观念和模式的表现,与广州城市建设和科学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甚至危及国家坚守耕地红线的基本国策。对此,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市长张广宁多次指示:对违法用地要毫不手软的严厉查处!
“广州市从建城开始,花了2千多年时间,才建成了50多平方公里的规模。结果就这短短几年,违法用地一整,就整得几乎比2千多年的规模还要大。再不抓,怎么了得?!”广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的一席话被广为传引。
7月25日,广州市政府与各区、县级市政府签订《违法用地整改责任书》,明确4项刚性整改目标。
“违法用地整改不力就地免职!”8月7日,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代表市委、市政府召集各区、县级市党政一把手传达国土资源部督导组意见时,发出狠话。
8月29日,张广宁主持召开全市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发出总动员,要求加强土地执法监察。
广州市委、市政府在一个专项工作中如此密集地敲警钟、发狠话,实属罕见。
一片紧锣密鼓声中,一串串实实在在的数字诠释着广州用地由乱而治的漂亮转身:
从今年5月30日到9月16日,广州用3个月时间实现违法用地100%立案、100%查处;
拆除违法用地上的建筑物176.4万平方米,占应拆除违法建筑物总量的93.1%,是第七次土地执法检查拆除总量的13.4倍。专家指出,176万平方米,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3年的房地产建筑量。
恢复土地原状面积11.5平方公里,是第七次土地执法检查的9.8倍;
不仅如此,广州还先行一步,提前查处今年新增违法用地。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派员赴京,向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定购今年两批两个时段的卫星图片。广州还组成“新发生违法用地查处督办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逐区逐镇开展清查督办工作。截至8月28日,督办完成全市117个镇街新发生违法用地的摸查。
广州整改违法用地的雷厉风行与卓著成效,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肯定。
机制篇: 六大措施创建土地管理“首善之区”
在如火如荼的整治风暴背后,广州的决策者们正在土地执法长效机制的探索和创新上奋力前行。针对违法用地的深层次问题,广州一一对症下药,一个卓有成效的土地管理长效机制正在健全、完善。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局长谢晓丹说,广州要通过长效机制建设,既保证区域违法用地得到根本遏制,还要构建起有利于节约集约高效用地、科学合理规范管地的良好环境,争当全省乃至全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首善之区”。
机制一: “耕地保有量”成干部考核指标
部分基层发展观、政绩观不端正,造成违法用地。
广州正在加快建立面向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市委已制定出台了《广州市区(县级市)局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观评价指标体系和年度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在评价指标中纳入了“耕地保有量”的考核评价指标。
机制二: 组建基层土地执法监察队伍
不少地方土地执法体制建设滞后,导致违法用地发现、查处不及时。广州在坚持共同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多部门联动的土地执法机制。目前,广州基层土地执法监察队伍的编制已全部落实,除个别区外,土地执法监察大队已挂牌成立。
机制三: 建立耕地保护财政补贴制度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而产生的违法用地问题,广州正在准备建立耕地保护财政补贴制度,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解决留用地历史欠账问题,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目前,广州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土地政策已草拟完成,近期将提交市委、市政府审定。
机制四: 加强巡查早发现早查处
针对土地执法手段落后导致违法用地发现、查处不及时的问题,广州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航空拍摄等高科技创新执法手段,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查处,把违法用地行为发现和查处在萌芽状态。从今年起,广州将缩短卫片执法检查的时间,三个月检查一次,并建立基层土地执法监察机构每5日定期巡查报告制度。
机制五: 机构改革审批提速
针对行政审批效能不高而产生的违法用地问题,广州将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简化用地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目前,广州市国土、规划和建设部门正在通过机构改革来实现审批提速。其中,国土部门的内设机构改革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用地审批时限进一步大幅缩短。
机制六: 进一步强化刚性执法措施
针对违法成本低造成违法用地屡禁不止的问题,广州将进一步强化刚性执法措施,让违法用地者付出沉重代价,对整改不到位和管理不到位的,严肃问责,该撤职的撤职,该免职的免职。
阅读:
4928
次
2008/9/25 23:37:00